我國的溫泉資源十分豐富,且分布廣泛,目前已發現的溫泉露頭有5000多處(包括天然和人工鉆井),還有大量溫泉埋藏在地下尚待發現。那么,一般地熱井要打多深才能打出溫泉水呢?是不是打得越深溫度越高?可是,我們發現有的地方幾百米深就能打出40多度的溫泉,而有的地方打了一千多米都還沒有熱水,其實,地球內部的溫度分布是非常不均勻的。
在我國西部地區,包括甘肅西部、青海、西藏、新疆等省區,其2000m深地溫分布較東部有著很大的差異,地溫一般比東部偏低,地溫等值線的延伸方向以北西西和近東西方向為主。這與東部地區呈北東方向延伸成明顯的對比。但西部的甘肅河西走廊及青海柴達木盆地2000m深地溫多在60-70℃,而zui高可達90℃以上,西藏的南部沿雅魯藏布江一直向東延伸到滇西的騰沖一景洪一帶,其2000m深地溫多在70-80°C之間,zui高可達100°C以上;此帶范圍內的一些異常區甚至更高。西藏北部地區的許多中新生代盆地中,2000m深地溫都可達60°C以上,這里地溫的主要延伸方向多呈近東西和北西西向分布,局部高溫異常區常呈近南北、北東東和北西方向延伸。
位于西北部的新疆地區,為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;中間為天山相隔,盆地中2000米深地溫多在50-60°C之間,zui高可達70°c以上。在盆地周圍的山區,地溫均低于40°C。由上可知;西部的柴達木盆地、河西走廊地區及青藏地區在同等深度上比新疆的兩大盆地地溫高10-20°C。
東海中的臺灣島2000m深地溫除中部沿中央斷裂帶外,地溫由島的中部向外圍逐漸升高,一般2000m深多在70-80℃之間,甚至高達90°C以上(地熱異常區更高)。在島的北端及東北部的大屯火山群、宜蘭的清水一土場地熱區以及沿中央斷裂帶的盧山及利稻等地熱區,在地下2000m深處溫度大多接近200℃,有的可高達290℃。
由此看來,是不是2000米就是鉆地熱井的一個標準呢?也不盡然,事實上,地溫分布的特點,取決于巖石的熱傳導性、地下水的活動性、區域地質構造的穩定性和深部地殼結構的性質等。而確定項目區的地溫條件也僅僅只是了解地下溫泉資源的第—步——熱源,接下來還要確定是否具備熱傳遞的通道、溫泉水的儲層、保溫性的蓋層等多方面條件,才能較為準確的預估溫泉的埋藏深度和儲量,為開采溫泉zui大限度的降低失敗的風險。
您好,歡迎蒞臨鼎從地質,歡迎咨詢...